“用母爱教育助力家庭教育,用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主题走访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相关资料图)

中国日报8月24日电 8月初,在母爱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期间,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常务理事舒晓琴、理事张银俊一行30人,前往化州市文楼镇、新安镇、杨梅镇,围绕"用母爱教育助力家庭教育,用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这一主题走访调研乡村教育及乡村振兴情况。

本次调研组历时两天,采取实地考察、交流会谈的方式,深入化州市基层了解情况。

在化州市文楼镇,考察组走进一处废弃的小学,看到在原来的小学教室里,学生课桌改成了服装厂的缝纫机。自学校搬入新址后,这所旧学校就成了学生母亲的就业的场所。这是在化州乡贤赵广辉指导下开办起来的乡村妇女产业项目,解决了农村妇女尤其是脱贫户既能在家门口就业又能照顾好家庭的愿望,让村民得到实实在在经济效益的同时,又让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得到了照顾。据了解,在其总厂,现已发展了乡村工厂托儿所,家长早上带孩子上工,晚上带孩子回家。

调研组走进该厂生产车间,看到厂房整洁明亮,机器设备井然有序,工人们分工明确,新员工在老员工的带领下正有序地进行生产工作,环境干净空气清新。据介绍,佳丰服装有限公司在文楼镇落户投产,是文楼镇党委政府主动作为。服装产业订单量大,生产周期长,对生产基地和员工需求量巨大,十分适合在乡镇推广,尤其是文楼这个山多田少的地方。调查组走访当天,就有周边村民表示:希望可以在自己村也开办一家这样的企业让他们实现返乡就近就业。

据了解,佳丰服装有限公司工人综合薪资在3000—6000元左右。有效提升了当地村民和脱贫户的收入,每年可为当地村集体经济增收约5万元,为国家增加税收200多万元,真正做到以产业促乡村振兴,以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文楼镇党委书记表示:"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贯彻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

关于如何用母爱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问题,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张银俊认为,青爱基金会向这样的地方投放母爱书院,通过母爱教育提高乡村妇女综合素质和乡村文明建设水平。久而久之,这项培根固本的创新事业,就会在更多乡村地区普及发展,乡村振兴由此结出丰硕成果。

在新安镇,调研组走近化橘红博物馆,进一步感受化橘红的独特魅力、内涵丰厚的起源文化及蓬勃发展的化橘红产业链。在化州橘红文化展厅解说员的带领下,调研组深入探索化橘红了解了化橘红的种果、采果、烘干、压果、储存等工艺制作过程及化橘红独特的收藏价值。

据史料记载,化橘红是一种名贵中药材,自古以来就有"南方人参之称,其种植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以小切口撬动大产业,目前化州市化橘红种植面积达11.62万亩,辐射带动超30万农户,全产业链年产值超65亿元,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是以小切口撬动大产业的成功案例。

调研中,调研组成员深刻感受到,化橘红是化州市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是打开乡村振兴"致富锁"的"金钥匙",也是打开化州山区百姓致富路的"金钥匙"。当地政府随行人员表示,化橘红的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通过药食同源目录审批后,必将带来几何级的产业增量。未来将紧扣"高质量"这个关键词,用好古代资源,认真梳理化橘红历史、人文、产业等文化脉络,深挖化橘红文化内涵,赋予化橘红产业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带着乡亲们一起,蹄疾步稳走好乡村振兴路。

来源:中国日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