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问政】烦不烦啊!贵阳北站“喊客”现象为何屡禁不止 全球观速讯

“贵阳北站出站口,‘喊客’现象依然存在,太影响贵阳窗口形象了,职能部门应该加强监管。”

连日来,不少网友向【天眼问政】栏目反映,在贵阳北站出站口,几乎都会遇到“喊客”人员拦路,让过往的旅客很心烦。有的为了招揽生意,甚至还在出站口排成两列队形,简直是堵上加堵。不少人表示,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贵阳这座文明城市的形象,希望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杜绝该现象继续上演,还贵阳北站一个舒适的乘车环境。


(相关资料图)

乘客抱怨:

出站口喊客乱象让人反感

家住观山湖区的贵阳市民田先生,上周从老家黔东南州返回贵阳时,却在贵阳北站发生了不愉快的一幕。

出站口排成两列队形,“喊客”人员手里拿着“住宿”的小纸牌

“当时我带着两个小孩,本来就急着赶路,结果还被‘喊客’的人堵在出站口,真担心娃娃走丢了。”田先生回忆说,在贵阳北站出站口位置,‘喊客’及问住宿的人员排成两列队形,只留出一个缝隙让过往的人通行。

“车站本来人流量大,孩子又好动,我还在扫身份证出站的时候,孩子就钻缝跟着前面的人跑出去了。我准备追上去时,就被‘喊客’队伍堵在出口处。”田先生抱怨,贵阳北站出站口本来很宽敞,乘客出站本应顺顺利利,却因为‘喊客’人员扎堆,导致了出站口的拥堵现象,“这就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田先生认为,本地人尚且不能忍受这样的乱象,试想如果外地旅客到了贵州,一出车站就看到这样的场景,第一印象该有多糟糕。“这种现象,主管部门必须要加强管理,杜绝这种现象继续发生。”

“我也比较反感这种乱象。”一旁的出站旅客潘女士回忆道,有一次自己刚下车就被“喊客”的人员叫住了,“当时是初次来贵阳,我也不知道怎么坐车,就糊里糊涂跟着对方上了车。结果从贵阳北站到大营路,收了50块车费,而且还是拼车,现在想起来都很生气。”

记者暗访:

“喊客”人员反侦查能力

就网友及旅客反映的问题,本栏目记者花了三天时间前往贵阳北站暗访。

第一天,记者乔装成旅客身份来到贵阳北站,见到记者背着行李包,途经地下停车场时不下五六人热情地拥上来问“要不要打车?”

“你们这是出租车?还是私家车?”记者问道。

“绝对是正规的网约车,平台下单马上走。”为了一探究竟,记者按照对方说的方式进行下单付款后,该男子带着记者来到网约车平台候车,大约3分钟时间,网约车开到记者身旁。

上车后,司机并未继续拼单,直接将记者送到了下单的指定目的地,依平台打车费用结算,未收取其他任何费用。

贵阳北站地下停车场D区位置,“喊客”人员挨个询问候车旅客“打车不?”

次日,记者再次前往贵阳北站,由于没有背上行李包,大部分“喊客”人员都是擦身而过,没有上前询问,部分脸熟的“喊客”人员见到记者靠近时也迅速散开。

4月10日晚,当记者再次前往贵阳北站,发现在出站口位置,排着两列队形的“喊客”人员,手持一块写着“住宿”的小纸板,见人就问“住宿不?住宿不?”

当出站旅客跻身而过,又遇上第二拨“喊客”人员,接着问“打车不?花溪、清镇都可以走。”

在记者观察过程中发现,旅客从出站口出站,大都要经过两轮“喊客”人员的打扰,许多旅客神态或是很不耐烦,或是无声拒绝,埋着头一直摇手表示不需要。

“坐了好几个小时的动车,本身就很疲倦了,没想到出站还得应付这些人,更是身心疲惫。这种现象不应该出现,主管部门一定要加强监管力度,还大家一个舒适的出行环境,更是要让外地游客对贵阳这座城市产生好感才对。”贵阳市民沈女士感叹道。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儒森 潘田

编辑 孙远铭

二审 韦一茜

三审 刘丹

关键词: